我校召开审计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研讨会

  • 2023年12月07日
  • 商学院(管理学院)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11月30日,审计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研讨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特邀中国审计学会会长孙宝厚、全国审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周维培出席研讨会。会议由副校长张荣刚主持,正高级审计师刘鹏伟、商学院(管理学院)财务审计系全体教师及部分审计专业研究生参会。

孙宝厚认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应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彰显实力,有的放矢;建议我校以学科交叉为抓手,突出“法”科优势,加强“审法融合”,推进审计专业体系化建设。同时,希望我校找准定位,立足西北,强化区位服务优势与辐射范围,体现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孙宝厚强调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应加强校内学院间的联系,鼓励教师团队合作,举全校之力、汇全校之智推动审计学科建设。

周维培认为要在大数据背景下重视发展审计信息化,突出审计技术方法的更新,对于新兴的审计技术方法要格外关注,掌握大数据挖掘技术、区块链、智能审计等,努力推动基于现实需求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发展规划。同时,强调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实现多学科融合、协同、交叉的审计专业学科发展方向,可借鉴有突出特色的办学成功案例,倡导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实践平台,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发展基础。

张荣刚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于他们针对审计学科建设提供的建议表示认同。他表示,我校的审计学专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发展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向国内其他成功院校学习经验,希望两位专家继续支持我校的发展,为我校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与对策。

【供稿:商学院(管理学院)  撰稿:李晓宁  摄影:胡月琪  审核:李晓宁

相关新闻

  • 纪检监察专业素养培养与学术研究方法

    报告主题:纪检监察专业素养培养与学术研究方法 报告人:刘学涛,中央财经大学法学博士,现就职于陕西省纪委监委机关。 举办单位:行政法学院 报告地点:长安校区天平楼A207 报告时间: 2023年12月13日19:00至2023年12月13日21:00

    2023-12-13
  • 我校2023年新入职教师校内岗前培训圆满结束

    为引导新入职教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岗位职责,11月9日至12月7日,学校集中组织开展了13场校内岗前培训活动,我校2023年新入职教师30余人全程参加。 党委宣传部部长燕福民以“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勇于发扬斗争精神,牢筑学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为题,作了专题报告,让新入职教师了解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科研处处长李瑰华作科研诚信教育专题报告,强调诚信是科研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和核心价值;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以“青年教师立德树人:使命与策略”为题作了研究生培养专题报告,强调青年教师要在研究生培养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务处副处长何玉军以“明确教学职责,规范课堂讲授,服务学生成长”为题作教学管理专题报告,勉励青年教师要从基本教学规范做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财务处副处长陈力以“基本财务知识与培训”为题作财务制度专题报告,向新入职教师介绍了学校财务管理流程和基础知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合作科王梦琳围绕“西北政法大学教师队伍国际化路径”讲解了教职工国家公派留学及因公临时出访的申请、管理和服务项目。 西北大学周东华教授为新入职教师带来了“言值+颜值:优质教学视听元素分析”专题讲座,分别从教师自身魅力、教学语言艺术、两种沟通类型、教学美学三要素等教学视听元素,分享了自己多年教学心得和实用技巧;西安交通大学周屈兰教授带来了“基于学生中心的教学设计”专题讲座与课堂示范,诠释了一门课程如何体现“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奇教授以“课程思政与教学艺术”为题做了专题讲座,强调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是通过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等内容,对大学生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作用;经济法学院常鑫副教授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关系、家庭、个人健康等六个方面解读了从博士生到青年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职业规划调适衔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公安学院王伟副教授以探索教师价值职业观为主题开展了新入职教师团体心理辅导,帮助新入职教师澄清自我价值,寻找优势资源,建立支持系统,探索职业发展。 培训期间,新入职教师还分别到校史馆、“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西汉御史大夫张汤墓遗址陈列馆以及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开展了参观学习和入职宣誓活动。2023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白璘  审核:董玮)

    2023-12-11
  •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教授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12月7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教授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一楼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民法学的问题与方法”的讲座。校长范九利担任主持人,副校长张荣刚、校学术委员会主席韩松参加讲座。 王轶回顾了《民法典》编纂过程,围绕纯粹民法学问题中的事实判断问题、价值判断问题、解释选择问题、表达技术等四个子问题,和民法问题中的事实判断、价值判断、解释选择、立法技术、以及司法技术作了条分缕析、丝丝入扣的阐释。他认为,纯粹民法学问题中的事实判断问题关注的是生活世界中存在哪些类型冲突的利益关系,应采用何种协调策略,希望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价值判断问题关注的是何种类型的利益冲突适用民法的手段进行协调,如何做出利益取舍或安排利益实现的先后顺序;解释选择问题就是用专业、抽象的民法术语来解释、表达、描述、想象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现象;立法技术问题关注的是如何在《民法典》中妥善容纳诸多价值判断结论及其附属因素;司法技术问题是用什么技术适用民法规则进行民事纠纷裁断的问题,涉及到解决纠纷过程中检索法条的范围与顺序,并通过对比同一案例分析中的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和法律关系分析方法来解释司法技术问题本质内涵。他强调,上述分类对民法争论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唯有在对问题属性、类型的判断达成共识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学术探讨。 范九利在主持讲座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法典》的立法和实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今天,王轶教授围绕《民法典》的理解与适用,就民法学中的诸多问题与方法为我们进行了深入讲解,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民法典》、构建中国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法律科学》杨建军教授、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王莹莹教授、民商法学院张翔教授和袁震教授与谈,并就讲座主题分享思考。我校两百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供稿:民商法学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撰稿:百晓锋  审核:朱茂)

    2023-12-1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