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人才培养
  3. 研究生教育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研究生教育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素养提升工程 法官实务大讲堂——民事法律诊所实务课堂

  • 来源:民商法学院
  • 发布者:民商法学院01
  • 浏览量:

2025年3月27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郑毅法官做客西北政法大学民事法律诊所(硕士研究生),就民事审判类案思维与诉调对接的实践启示进行了专题分享。讲座由民事法律诊所主讲国瀚文老师主持。

郑法官就民事审判中的类案办理和诉调对接两部分内容展开了细致的讲解。她指出,类案办理是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方法论”,而诉调对接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的“实践课”。在讲解时,郑法官不时援引自己经办过的相关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侵权纠纷等典型案例,使同学们对民事审判中的类案办理与诉调对接有了更加系统深刻的理解。

讲座中,郑法官强调了类案思维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类案思维。首先要精准识别类案,并向同学们推荐了最高人民法院类案检索平台、裁判文书网等工具,以便利用关键词组合检索类案。其次要提炼裁判规则,注意关注上级法院及本院生效判决,避免仅参考个别案例。最后要避免“类案依赖”陷阱,若个案中存在新业态模式或重大情势变更,需突破类案思维,回归法律解释与价值衡量。

郑法官还就诉调对接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好诉调对接工作进行了讲解。她指出,诉调对接的核心价值在于低成本、高效率、修复关系,作为调解辅助人员,要运用法律知识帮助当事人算清“经济账”、“法律账”、“情感账”,在调解过程中要善于倾听,让当事人充分表达情绪,避免急于“讲法”,同时也要注意归纳争议焦点,提炼核心争议。

讲解过程中,郑法官还呈现了多个案例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如涉及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和劝架致人损伤的赔偿责任认定、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医疗纠纷认定等问题,强调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要注重个案的结果,还要考虑社会影响与社会效果。最后,郑法官就同学们提出的法官和调解员的调解工作如何分工、当事人名下没有财产是否可以申请财产保全、通常情况下法院如何认定网络主播与公司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等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同学们以后的法律实践和职业规划予以指导和启示。

讲座结束后,国瀚文老师对郑法官的讲解进行总结并表示感谢。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进一步了解熟悉了法院的工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为毕业后择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