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积累方有为
于汉卿,法律硕士教育学院2014级法律硕士(非法学),荣获2014-2015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她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及学术活动,获“挑战杯科技竞赛省级二等奖”、“法评杯一等奖”。如今,她正努力研习劳动法,希望能够学有所成,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过往的一年,对于我来说是忙碌的,很多时候,都会感慨三年时间太短,需要提高之处太多。过往的一年,对于我来说无疑又是幸运的,幸运地摘得"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二等奖以及西北政法大学"法评杯"论文比赛一等奖,又幸运地获得本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我想,“越努力越幸运”或许是对这一年最好的注解。
谈及这份荣誉背后的经验,我并没有什么独特的方法,只是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坚持学习、不断积累。所以仅此这说几点我的个人感悟,以供大家在平日学习生活中参考:
一、
学会思考。
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通过了多少考试,取得了多少分数,获得了多少荣誉,更多应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学会了思考。成绩是暂时的,思想却永远属于我们。而思维方法的形成、逻辑模式的构建则更多地得益于课堂。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着比我们更为深厚的知识积累、更为丰富的社会阅历,他们偶然间的一句话也许就会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角度,甚至是人生的方向。作为本科非法律专业的我们不仅应通过课堂教学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更应积极捕捉老师授课内容中的闪光点,学会从一名准法律人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培养法律感觉、提升法律素养。
二、
学会写作。
论文是研究生学习成果最为主要的体现,无论我们有志于学术或是致力于实务,论文写作都有助于我们强化法律专业知识、提高逻辑分析能力。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也不是一日写成的。支撑论文的观点、依据不是凭空创造,必须建立在查阅大量资料、研究诸家理论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图书馆借阅理论著作、知网了解学术动态、裁判文书网知悉现实困境、微信平台关注当下热点,充分利用以上渠道,我们一定受益匪浅。
此外,我们在进行论文写作时一定一定一定要恪守学术道德,查阅资料是帮助我们构建思路、论证观点、详实论据,可以学习借鉴,但切勿复制黏贴。健康的学术环境,人人有责。
三、
明确定位。
研究生阶段并不是大学生活的延续,还可以任性地懵懂着、迷茫着,更加成熟的我们应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渐渐清晰前方的路该如何选择。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长处,也都有着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物,应认真剖析自我,从自身特点出发,明确未来方向,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研究本专业中的何种领域,准备考博、考公、做律师抑或其他。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会因不同的选择而有着不同的侧重。如果我们研一、研二不按照各个方向的要求进行积累与准备,深化自身优势,研三作为毕业生的我们或许会显得有些被动与慌张。众所周知,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总之,
学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不拘泥于教室,不仅限于课本,无论我们身处何种时间与空间中,都应保持一颗求知的心
。
不要过多考虑学习在短期是否会给自己带来回报,用心思考、用心实践,认真恪守作为一名研究生的职责,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积少成多,量变终会质变
。
不要因为暂时的挫败就害怕付出,未来的某一天你一定会因为未曾放弃的努力而收获良多
。